
開盤通知
已有1862人訂閱該樓盤
城市是一種特殊的構造
致密而緊湊
用以流傳人類文明的閃光
有活力的城市單元
不應只著眼于當下
還應擁有遠見未來的能力
衡量現代都市人居的核芯標準
除了生態、商業、娛樂
解鎖新格局下的區位、交通、人口
更具備造芯潛質
01.
襄陽中芯·遠見城市未來
北拓東進,樊東躍升襄陽區位新中芯
城市建設,規劃先行。
改革開放以來,襄陽城市總體規劃先后經歷了四次全面修編,從“雙向發展”“帶狀組團”到“一心四城”“四位一體”,每一部規劃都飽含著群眾殷切的期望、規劃人的汗水;每一張藍圖,都滲透著決策者的豪情。
其中2011年版城市總規修編過程最為曲折,也最為漫長,給城市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。這版城市總規明確了城市的空間發展策略為“北拓、南優、西控、東進”,城市向北發展以外,東津被確定為與襄城、樊城、襄州具有同等地位的城市片區。
2011年至今,樊西、襄北、東津一大批住宅、綜合體、公建項目相繼落地,襄陽城市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,曾經以人民廣場為中心的聚居形式已不復存在,隨著“北拓”、“東進”的進一步發展,樊東將躍升襄陽城市格局的新中芯位置。
融僑城地處樊東頭排,“一心四城”的近中芯位置,東西南北皆通達;位于“北拓”、“東進”的發展軌道上,坐享城市發展紅利,區域價值潛力不可限量。
02.
交通中芯·便捷跨越時代
大交通時代,坐享多維融合的交通樞紐
城市發展,交通先行。交通是一座城市的命脈,牽引著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2011年襄陽城市總規中,還確立了新的城市“三環”交通路網及構建“兩軸、九放射”的快速路和主干道系統,進一步強化襄陽的輻射服務功能,提升襄陽中心城市地位,為日后內外環線、東西軸線等重點工程提了規劃依據。
△2020年骨架路網圖
規劃確立至今,襄陽相繼建成臥龍大橋、東津大橋、勝利街立交橋、唐白河大橋、蒙華鐵路漢江特大橋、魚梁洲大橋、蘇嶺山大橋、龐公大橋等一座座跨江大橋,城市環線交通更趨完善。
2017年11月26日東西軸線開工建設,全程長約26.3公里,是我市首條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快速路。日前,東西軸線-魚梁洲隧道通車,從融僑城至東津僅需6分鐘。
近年來,融僑城周邊路網升級,東西軸線通車,春園東路拓寬,追日路跨小清河橋啟動;近享襄陽火車站城際交通樞紐,出入便捷;約500米直達東西軸線匝道,快速通達樊西-魚梁洲-東津區域,坐享大交通時代快車,穩居發展軌道C位,潛力無限。
03.
人居中芯·大城生活版圖
30萬人潮之地,優教資源、濱河美景、奢適生活
融僑城120萬方規劃入住約8000余戶,旁邊襄陽46中與三原幼兒園,師生3000余人。周邊3公里范圍內,涵蓋老鐵三院、二院、左岸春天、華立鳳凰城、天潤萬象城、民發世界城等大型社區幾十個,約30萬常住人口聚集于此,共同形成新襄陽中央居住中芯。
新城市格局下,位于一心四城中芯地段、大交通發展軌道上的融僑·悅府,進退相宜,進可享老城區醇熟的居住氛圍;出可經東西軸線快速通達樊西-魚梁洲-東津區域,暢享全城資源。區位中芯、交通中芯、人居中芯,洞見芯趨勢,掌握現代都市人居的核芯標準,美好生活值得期待!
姓名: | 手機號: *必填 | 來自: |
全部評論
回復(0)